鲜甜养殖网

花蛤。和。花甲。是同一种海鲜吗?

110 2024-03-10 23:36 admin 手机版

一、花蛤。和。花甲。是同一种海鲜吗?

花蛤,和花甲并不是指同一种海鲜,最直接的差别是花蛤比花甲更近些圆形,花甲稍微细长。1、花蛤,贝壳小而薄,呈长卵圆形。壳顶稍突出,于背缘靠前方微向前弯曲。放射肋细密,位于前、后部的较粗大,与同心生长轮脉交织成布纹状。贝壳表面的颜色、花纹变化极大,有棕色、深褐色、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组成的斑点或花纹。贝壳内面淡灰色或肉红色,从壳顶到腹面有2~3条浅色的色带。

2、花甲,又名蛤蜊,潮汕部分地区称花蚶,区别与血蚶。软体动物,长约3厘米,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生活在浅海底。

二、花蛤和白蛤的区别?

具体区别如下:

一、种类不同

1、白蛤:白蛤学名为四角蛤蜊,是我国沿海常见的底栖经济贝类,肉细味美、营养丰富。

2、蛤蜊:蛤蜊,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蛤蜊的营养特点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少脂肪。许多贝类也具上述特点。产我国沿海一带。

二、外形不同

1、白蛤

贝壳坚厚,略成四角形。两壳极膨胀。壳顶突出,位于背缘中央略靠前方,尖端向前弯。贝壳具外皮,顶部白色,幼小个体呈淡紫色,近腹缘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1条很_窄的边缘。

生长线明显粗大,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贝壳内面白色,铰合部宽大,左壳具一个分叉的主齿,右壳具有2个排列成“八”字形的主齿;两壳前、后侧齿发达均成片状,左壳单片,一有亮双片。

外韧带小,淡黄色;内韧带大,黄褐色。闭壳肌痕显明,前闭壳肌痕稍小,呈卵圆形,后闭壳肌痕稍大,近圆形,外套痕清楚,接近腹缘。

2、蛤蜊

贝壳2片,坚厚,略呈四角形。壳长36~48毫米,高34~46毫米,宽度

约当高的4/5。左右两壳相等。壳顶尖,略向前屈,位于贝壳背缘中部稍向前端。壳面中部膨胀,向前、后及近腹缘急剧收缩,致前、后缘多少形成肋状,小月面和楯面心脏形。壳面生长纹明显粗大,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

贝壳具壳皮,顶部白色或淡紫色,近腹面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一极狭的黑色环带。贝壳内面灰白色。铰合部宽大。左壳具1个分叉的主齿。

右壳有2个排列成八字形的主齿;侧齿发达,均成片状。外韧带小,淡黄色,内韧带极发达,黄褐色。

外套痕清楚,接近腹缘,外套窦不甚深,末端钝圆。前闭壳肌痕稍小,呈卵圆形,后闭壳矶痕稍大,近四形。外套膜边缘双层,内缘有分枝的小触手。水管为黄白色,末端具触手。足部发达,侧扁,呈斧状。

三、营养成分不同

1、白蛤:每百克鲜肉中含蛋白质10.8克、脂肪1.16克、碳水化合物4.6克、钙37毫克、磷82毫克、铁14.2毫克、维生素A400国际单位、硫胺素0.03毫克、梳黄素0.15毫克、烟酸1.7毫克。

100克干品中含碘240微克。蛋白质中含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且比例适中,属完全蛋白质。脂肪中含脑黄金主要成份DHA(二十二碳烯酸)3.3%,EPA(二十碳五烯酸)5.5%。

2、蛤蜊:蛤蜊肉的营养价值丰富,在每100克蛤肉中含蛋白质1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5克,以及碘、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而蛤壳中则含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碘、溴盐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文蛤中有一种叫蛤素的物质,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抗癌效应。

三、蚬子和花蛤区别?

区别是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

科属区别:蚬子和花蛤虽然都是软体动物,不过具体所属则是不同的。蚬子是双壳纲蚬科的动物,花蛤则是瓣鳃纲帘蛤科的动物,

2.体型区别:蚬子和花蛤的贝壳体型有细微的差异。,花蛤的体型稍微小一些。当然,差异是比较细微的,有时候通过肉眼无法区分出来。

形状区别:花蛤壳的形状可以说接近四角形,而蚬子壳的形状则比较像是三角形,而且是形状比较规则的正三角形。

四、花蛤和白蛤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种类不同,白蛤学名为四角蛤蜊,是我国沿海常见的底栖经济贝类。花蛤学名为文蛤,又称为蛤蜊,是重要的食用贝类之一。

外观不同,白蛤贝壳坚厚,略成四角形,两壳极膨胀,壳顶突出,位于背缘中央略靠前方,尖端向前弯。花蛤壳呈圆形略呈三角形,内面为瓷白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