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枫叶鳜品种?
枫叶鳜有两个品种
一、大眼鳜
又称羊眼桂鱼、刺薄鱼等,它的体形与鳜相似,眼睛较大,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或淮河中下游。为肉食隆凶猛鱼类,食物以鱼为主,次为虾类,生长较鳜鱼慢,更喜栖息干流水环境中。大眼鳜肉味鲜美、细刺少,经济价值高。
二、斑鳜
又称岩鳜鱼,西江斑鳜,外形和鳜非常像,头部有暗黑色小圆斑,体侧有较多的环形斑,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水系,生长在桂江、西江的湖泊水域中。底栖,喜清水,特别喜欢藏于石块、树根或繁茂的草丛之中。
二、猪模式适宜养殖哪些鱼类品种?
对一些杂食性的鲫鱼、鲤鱼等可行,通过粪肥肥水提高浮游生物含量可有助于鲢鳙鱼生长。基本上都可以用,但是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的鱼类就不要用,比如虹鳟、鳜就不需要了。
使用最好是在清塘后肥水用,养殖期间,尽量控制,以免败坏水质
三、冷水鱼养殖品种经济鱼类介绍?
冷水鱼养殖的品种为鲑鳟鱼和鲟鱼两大类,他们原始生活环境分别为山涧溪流和江河,自然水域水质良好,水温低。
在冷水鱼养殖选择水源时要选择泉水和水质清新的河水,水温10~18℃为宜。以水温较高河水为水源的养殖场夏季可补充部分地下水降低水温。
鲟鱼 益气补虚,活血通淋
四、白头鳜品种介绍?
白头鳜, 白头鳜喜欢在流水环境中生活,它的体型不大,主要在浙江、广西及海南岛等地的主要河流中生活。
白头鳜是鳜鱼的一种,一共有9种,分别是翘嘴鳜、大眼鳜、斑鳜、白头鳜、波纹鳜、暗鳜、长体鳜、高体鳜和柳州鳜,其中翘嘴鳜在我国的大部分江河湖川均有分布,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水域的比较多,是温水性的名贵底层鱼类。
五、波纹鳜养殖方法?
鱼类养殖
一、大规格鳜鱼种的培育
(一)池塘条件
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3~5亩,水深1.5~2米,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不适宜饲养鳜鱼。
(二)池塘准备和饲料鱼的培育
⒈在四月五日用生石灰清塘,在四月十日前后在池的四角堆放草肥,(如池底肥度较好可不施肥)并加注新水0.8~1.0米培育水质,以培育饲料鱼的天然饵料。
⒉饲料鱼一般为鲫鱼苗。在四月十五日前后,将附有鲫鱼卵的鱼巢(浮把)放入塘中进行孵化,鱼苗密度一般每亩控制在50万左右。鱼卵可分2-3批放入,每批间隔一天,如1-3-5。这样可兼顾规格不齐的鳜苗均有适口饵料。
⒊用控制饲料投喂量的方法来制饲料鱼的规格。一般放养规格为2公分左右的鳜鱼苗,饲料鱼规格可控制在1.2公分左右。
(三)鳜鱼苗的放养与培育
⒈鳜鱼苗放入前一天,加水10公分(如水质浓可换去1/3)。 ⒉鳜鱼苗放养密度为4000尾/亩左右。 ⒊检查池中饲料鱼的密度,及时补充适口的饲料鱼。 ⒋注意水质变化和天气状况,水质不良及时换水。 ⒌病害防治,主要为斜管虫、车轮虫等纤毛虫,指环虫发病率较低。防治方法见成鱼养殖。
六、白鳜养殖技术?
一、苗种培育: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后即开始主动摄食,这时必须投喂适口活饵料。经15-20天的培育,鱼苗可达3厘米长。在鱼种培育期间,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不低于4毫克/升,每15-20天泼洒药物一次。
二、成鱼饲养:(1)混养。可在鲢、鳙亲鱼池中或一般商品鱼池塘中,每亩放养100-150克的鱼种20-30尾,年终可长到500克左右。(2)单养。面积10亩以上,水深2.5米左右,底质最好是沙质壤土,腐殖质较少,水质清淅,有流水更好。每亩放养300-400尾。饵料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此,养殖池中应放养一定数量的罗非鱼、鲫鱼等繁殖快的鱼类。一般每亩放养200-400对罗非鱼亲鱼或600尾2冬龄的鲫鱼。
七、斑鳜养殖利润?
斑鳜鱼养殖的利润需要从以下几个阶段来进行分析,首先就是早期的斑鳜鱼价格一般是在三十五块钱左右一斤,一亩斑鳜鱼大概是能卖一万八左右,其次就是中期的斑鳜鱼价格一般是在三十块钱左右一斤,一亩斑鳜鱼就只能卖一万五千多块钱,最后就是晚期的斑鳜鱼,它的价格也是最贵的,一般是在四十块钱左右一斤,那么一亩斑鳜鱼则可以卖两万多块钱
八、斑鳜哪里养殖最多?
答: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西养殖最多。
鳜鱼一般能长到1.5kg-2kg。品种不同的鳜鱼体重就不同,其中翘嘴鳜,一般能长到2kg-2.5kg,最大的可达50kg。
九、斑鳜为何没人养殖?
这首先是因为鳜鱼的养殖难度比较高,它们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比如它们对水质的要求高,而养殖它们的时候水质非常容易脏;再者,它们对水中氧气含量也有要求,投放的时候需要用到氧气袋。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本高,因为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
十、斑鳜网箱养殖技术?
斑鳜是凶猛肉食性名贵鱼类,在自然水域中终生以活的鱼虾为食,目前其人工养殖技术还不成熟,市场销售的斑鳜主要以天然捕捞为主,供不应求。2002年6月~2003年11月,我们采集鸭绿江水丰水库野生斑鳜1500尾,每尾鱼种重量在50g~180g,利用8口网箱进行驯养,取得成功。现将主要技术环节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鱼种来源在水丰水库采用刺网捕获鱼种,鱼种捕捞上来后必须剪断网眼取下,以免鱼体受伤而影响成活率,再选择体健无伤的鱼种用4%食盐水消毒后放入暂养网箱暂养。
2.网箱材料采用聚乙烯双层无结节网箱,其规格为3.0m×3.0m×2.5m,封闭式,网箱设置时箱体露出水面30cm。网箱内层网衣的网目2a=0.8cm,外层网衣的网目2a=2.0cm,网盖为便于投喂而采用2a=5.0cm大网目的网衣。
3.鱼种放养放养前对鱼种再进行1次筛选,剔除伤病鱼种,对放养鱼种采用食盐水消毒,每箱放养同等规格鱼种约200尾。
4.人工驯化人工驯化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摄食驯化,一般需要7天~10天,选择适口的小鱼虾投喂,开始每尾鱼体每天投喂2尾~3尾活的鱼虾,以后逐渐增加到每尾鱼体每天投喂8尾活鱼,驯化前几天基本看不到有鱼种上来摄食,以后逐渐可以看到有大批鱼种上浮抢食,当箱内饵料基本没有剩余时,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食性驯化。食性驯化是在逐渐减少活饵投喂量时,将鲜杂鱼剁成斑鳜适口饵料,并逐渐增加投喂量,经过15天~20天便可以全部投喂鲜的死杂鱼。
5.日常管理每隔10天~15天换箱1次,主要目的是清洗网箱,检查与修补网箱有无漏洞,同时进行鱼体消毒,并将规格差异较大的鱼种选入同一网箱中放养。早晚各投喂1次,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5%~8%,投喂速度要慢,尽量使饵料鱼在落入箱底前被吃掉。投喂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人为惊扰网箱中的鱼体。
6.越冬管理水丰水库一般每年12月20日前后开始封冻,在封冻前1周要及时沉箱,将网箱沉入冰下20cm左右,过深容易造成缺氧而过浅容易冻伤鱼体。
二、结果
1.驯养结果2002年6月~8月,共采捕野生斑鳜鱼种1500尾,最大个体180g,最小个体50g,平均尾重100g,分3种规格放养于8口网箱中,饲养过程中无死亡。2002年12月18日,沉箱越冬,2003年4月2日起箱,越冬死亡30尾,越冬成活率98%。2003年11月25日起捕上市,最大个体750g,最小个体250g,平均尾重570g,体重500g以上的鱼体920尾,占62.6%,体重达到500g以上的商品鱼上市销售,其余的鱼体分箱继续养殖。
2.经济效益规格达到体重500g以上的商品鱼,售价110元/kg,共销售575kg,收入63250元;存箱鱼种按80元/kg计算,收入14800元,总收入78050元;/总支出包括鱼种、网箱、人工费、网具、杂支等,计37600元;利润40450元。
三、讨论
1.通过2个年度348天(包括105天冰下越冬期)的驯养,证明野生斑鳜人工养殖是成功的,尤其是利用水库野杂鱼做饵料,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充分利用了水库内的低质野杂鱼资源。对于完全利用野杂鱼投喂的地区,开展斑鳜的养殖应根据地区内野杂鱼资源情况合理放养,以免投喂不足而影响经济效益。
2.野生斑鳜抗病能力较强,目前养殖中尚未发现病害,用浓度为4%的食盐水消毒鱼体,防治病害的效果较好,但大规模养殖中仍要考虑病害防治的问题。
3.自然条件下,斑鳜一般生活在深水处,环境相对较静;驯养过程中,应避免人为的惊扰,有条件的地区应适当加大网箱深度,则养殖效果更佳。
4.采捕野生苗种,受资源量的限制,很难开展大规模养殖,为使这一优良品种尽快得到推广,今后应加强人工育苗的研究工作。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