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甜养殖网

五角蛏是什么东西?

85 2024-03-15 05:34 admin 手机版

一、五角蛏是什么东西?

蛏(chēng)子 为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

蛏,在闽南语里读音类似“摊”,在瓯语里读音类似“青”。蛏子常见於潮间带的泥沙中(尤其在温带)。壳窄长,剃刀状,长可达20公分(8吋)。斧足大而活跃,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动,受惊时很快缩入洞内。以短水管摄食海水中食物颗粒。有的种可借水管喷水而作短距离游泳。北美太平洋沿岸的荚蛏(Siliqua patula)不栖息在固定的洞穴中,而生活在不断受海浪冲刷的海滩的流沙中

二、缢蛏如何繁殖?

缢蛏人工繁殖一般在海边能自动纳潮的泥底质或泥沙底质的池塘育苗,水位低潮时能保证1米深,比重1.005-1.020,最好是1.010-1.015之间,水源好、无污染的地方,育苗一般在9一10月底,

育苗前应杀灭池塘的所有鱼、蟹等敌害,亲蛏成熟性腺为雄蛏是略带淡黄色,丰满表面粗糙主颗粒状,雌蛏为乳白色表面光滑如奶油状,每个1一2龄亲蛏获卵量为5一20万粒,获卵以阴干5一10小时,再加流水刺激,如发现亲蛏开始产卵应立即吊入池塘自行排放,排放培育密度为2一3个/毫升,饵料应以小球藻引入池塘为主,在池塘施肥培育藻类给幼虫摄食,

每次施肥量为氯化铵(即铵态氮肥即可)1斤/亩,磷酸二氢钾0.1斤即可,视摄食情况追肥,一般水温17-30度,最好在20-25度,水温越高,发育越快,6一12天即可变态下沉进入底栖生活,些时应引入一些底栖硅藻培育让其摄食,培育预防一般是定期下一些光合细菌或EM菌入池塘预防底质恶化。一般培育到出海养殖(1厘米大)要3一4个月。

三、缢蛏的生活方式?

缢蛏为软体动物门竹蛏科动物,别名蛏子。它是我国和日本特有的贝类,遍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尤其是浙江、福建等省渔(农)民贝类养殖的重要对象之一。养殖缢蛏具有成本低、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管理简便、生产稳定等优点,是群众致富的好途径

穴居

营穴居生活。蛏穴与滩面垂直,洞穴深度为体长的5〜8倍。涨 潮时,依靠足的伸缩弹压和壳的闭合,将外套腔内海水从足孔喷射出 来,从而上升至穴顶,伸出进、出水管至穴口,摄食食物和排泄废物。 退潮或遇敌害生物袭击时,缢蛏收缩闭壳肌,使两壳闭合,或靠足的收 缩,使贝体迅速下降。

四、退潮到多少厘米可以抓蛏子?

抓蛏子应先找到蛏子的孔,等退潮后,扒开沙滩上冒泡的小孔即可找到蛏子。蛏子常见于潮间带的泥沙中(尤其在温带),壳窄长,剃刀状,长可达20公分,斧足大而活跃,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动,受惊时很快缩入洞内。蛏子以短水管摄食海水中食物颗粒,有的种可借水管喷水而作短距离游泳。

五、竹蛏怎么抓?

竹蛏是一种生活在海滩或浅海海域中的贝类。如果您想抓竹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寻找合适的地方:竹蛏一般生活在潮间带或浅海海滩的沙滩或泥沙中。选择一个海滩或沙滩,最好是退潮后的时候,这样竹蛏更容易暴露在沙滩上。

2. 准备工具:您可以使用一把铁耙、铁锹或木杆来帮助抓取竹蛏。另外,一些人也会选择使用竹竿戳探竹蛏。

3. 寻找竹蛏:从沙滩上开始,小心地用工具或竹竿在沙滩或泥沙中探测。竹蛏通常会埋在沙滩或泥沙底部,所以您需要耐心地搜索。

4. 抓取竹蛏:一旦发现竹蛏,用工具或手指小心地将其抓住。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损伤它们。

请记住,抓取竹蛏时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和规定,确保您在合法的地区和采摘时间进行,并注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不要过度捕捞或破坏竹蛏的栖息地。

六、蛏子怎么生长的?

回答如下:蛏子是一种海洋贝类,它们生长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产卵:蛏子一般在春季至夏季的海域产卵。雌性蛏子将卵产在细沙或泥沙中的洞穴或坑中,然后覆盖上沉积物以保护卵。

2. 孵化:卵需要大约10至20天的时间孵化。幼小的蛏子会从卵中孵化出来,它们通常是透明的,只有几毫米长。

3. 幼体阶段:孵化后的蛏子会逐渐生长并发育。它们会通过摄食浮游生物来获取营养,并逐渐形成壳。在这个阶段,它们会借助潮汐来在沙滩上找到适合的生活环境,并挖掘自己的巢穴。

4. 成熟阶段:蛏子的生长速度因环境条件和饵料的供应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蛏子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达到成熟阶段。成熟的蛏子通常具有坚硬的壳,并能够自由地在海洋底部挖掘和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蛏子的生长过程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水温、水质、食物供应等。合适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食物资源对于蛏子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七、蛏子是什么海鲜?

蛏(chēng)子 razor clam为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

chēng ,在闽南语里读音类似“摊”,在瓯语里读音类似“青”。蛏子常见於潮间带的泥沙中(尤其在温带)。壳窄长,剃刀状,长可达20公分(8吋)。斧足大而活跃,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动,受惊时很快缩入洞内。以短水管摄食海水中食物颗粒。有的种可藉水管喷水而作短距离游泳。北美太平洋沿岸的荚蛏(Siliqua patula)不栖息在固定的洞穴中,而生活在不断受海浪冲刷的海滩的流沙中。

八、熟蛏子里面有大量黏液是什么原因?

蛏子吃起来黏黏,是食用前没有清洗干净,那是蛏子消化系统的一部分。

蛏子常见於潮间带的泥沙中。壳窄长,剃刀状,长可达20公分。斧足大而活跃,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动,受惊时很快缩入洞内。以短水管摄食海水中食物颗粒。

有的蛏子可借水管喷水而作短距离游泳。北美太平洋沿岸的荚蛏不栖息在固定的洞穴中,而生活在不断受海浪冲刷的海滩的流沙中。

九、淡水蛏子怎么抓?

1、首先要确定时间,挖蛏子的时间最好是退潮时候。一般来说退大潮的时候蛏子最多。一般大潮时间为初一、十五(农历),平常退潮时也会有。  

2、到达海边、到达后带好头灯。拿铁铲铲沙,注意不要在水多的地方。铲沙过程中,如果看到沙中有小孔,那么就是蛏子的居住地。  

3、看到小孔后,用筷子蘸点盐,往小孔里点一点。就会看到蛏子自己往上跑,然后顺手抓住放到小桶里就好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