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威海晚上赶海推荐?
1.
高区双岛街道西山村:与双岛湾科技城相邻的西山村海滩盛产花蛤,这里的花蛤个大肉厚,味道鲜美,几乎不含沙。
2.
高区小石岛:小石岛是中心城区周边最为知名的赶海地点,像蛤、小螃蟹、海蛎子、蛏子、钉螺等海鲜应有尽有。赶海之余,还能欣赏附近的海龟岛美景。另外,小石岛的夕阳也非常漂亮。
3.
经区九龙湾:经区九龙湾区域也是挖蛤的好地方,这里蛤全部是野生的,味道鲜美,有嚼劲。此外,这里地处九龙湾公园内,环境优美。
二、蛏口做法
食材
蛏子适量,油适量,蒜末适量、姜片适量盐适量,胡椒适量
步骤1.提前将蛏子用淡盐水浸泡2小时(饲养的蛏子2小时可吐尽沙,野生的据说要2天),吐尽沙,捞出沥干
步骤2.炒锅烧热,倒入油,放入蒜末、姜片炒香
步骤3.倒入蛏子翻炒,加入干辣椒同炒
步骤4.翻炒至蛏子壳开,用盐和胡椒调味即可完成了。
三、吸在石头上的像虫子一样的海鲜?
第一名很多人经常吃的就是生蚝,生蚝又名海蛎子,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养殖贝类,野生的也有,但是野生的一般都个头比较小,我们在我国的各个海岸线都有发现生蚝,它主要附着在一些石头上面,稀缺海洋中的一些微型藻类以及一些碎屑为食物。
生蚝
第二个就是蛏子,每当海水退潮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沙滩上有一个个小孔,有很多人往小孔里面撒一点点盐,然后蛏子就从沙子里面跑到外面来,因为它以为外面就是海水了,而且海水的盐度不同,环境不适合生存,所以逃跑。所以这个时候人们就可以很省力的抓到蛏子。
蛏子
第三个就是蛤蜊,很多在海边的人叫他小贝壳,蛤蜊的体型特别的小,主要是以水中的藻类为食,而且基本生活在浅海区,如果你喜欢赶海,有可能会发现大量的蛤蜊,而且不要蛤蜊哦,有可能他的贝壳里面有小珍珠,抓到了蛤蜊如果是开了壳了就表示已经死了。
蛤蜊
第四种就是花甲,我们在海鲜市场,可以看到非常多的花甲,他的个头比较小,大概也就3cm左右,一般生活在一些浅海地区,在广东、福建等沿海的沙滩上特别的多,特别是每年10、11月是它的繁殖季节,就更多了。一般做法就是爆炒和做汤。
花甲
第五种就是青口,有的地方叫做海虹,渔民帮它煮熟然后加工之后的干制品就是我们所说的淡菜,它生命力顽强,而且繁殖能力特别的快,在我国的山东、辽宁、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基本上石头上那种黑色壳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青口。
青口
第六种就是海蚌,它的外形长得和蛤蜊有点像,但是会大了很多。我们简单的理解就是生活在海里的蚌壳和河蚌还是有一点区别的,海蚌的寄生虫少而且味道更加的鲜美。不过体质比较虚弱的人,不建议吃贝类的海鲜。另外在煮海蚌时,不要放太多的盐和味精
海蚌
第七种就是扇贝,我们仔细看他的外形,确实像一个扇子一样,上面还有花纹,扇贝柱的干制品也叫作干贝。扇贝特别好养活,包括野生的也有很多,所以在我国的各个海域都有特别多的渔民每年都会养殖大量的扇贝,如果在煮的时候开不了口,表示它已经死了。
扇贝
第八种就是海瓜子,海瓜子的体型特别的小,因为外形长得和我们平时磕的瓜子一样,所以叫它海瓜子,在广东的汕头有很多渔民喜欢养殖海瓜子,一般在9-10月份就可以采购到大量的海瓜子,只要简单的水煮一下,就能和磕瓜子一样吃它的肉。
海瓜子
第九种就是鲍鱼了,浅海地区比较少,有也是体型比较小的,一般大型的都生活在深海区域。鲍鱼的价格不按斤卖,而是按个头算得,我们平时所说的三头鲍就是一斤鲍鱼有3个,六头鲍就是一斤鲍鱼有6个。鲍鱼的头数越少,价格就越高。
鲍鱼
第十种就是象拔蚌,象拔蚌可以长非常大,目前已知最大的象拔蚌,壳长20厘米,水管可达1.3米,而且重达3.6公斤。象拔蚌的原产地是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北太平洋沿海,在98年的时候引入中国。
象拔蚌
第十一种就是猫眼螺,它的外形很好看,是一个圆圆的螺壳,一般趴在沙滩上面,我们一般在赶海的时候会抓到不少的猫眼螺,它一般是把足趴在沙滩上面,然后慢慢地往泥沙里面伸,但是它没有打洞的才能,所以螺壳一般都露在泥沙外面,很容易捕获。
猫眼螺
第十二种就是花螺,花螺有些地方叫东风螺、南风螺或者叫海猪螺。花螺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因此赶海的时候白天很少碰见花螺,但是到了晚上带上头灯就能发现大量的花螺。广东这边现在已经有人工养殖的花螺,但是价格特别贵,已经100多一斤了。
花螺
第十三种就是泥螺,在浙江、宁波、辽宁的东港市能够生产泥螺,泥螺的个头小,壳也很脆,而且经常生活在一些浅海的沙滩上面,所以很多人去海边的时候经常会踩死很多泥螺,泥螺的生产速度很快,一般养殖半年左右就可以上市了。
泥螺
第十四种就是辣螺,辣螺和生蚝一样,一般都附着在石块上面,采摘是比较困难的。一般我们在广东、广西这边的海岸线下特别多的辣螺。都是等海水退潮之后,拿着一把钳子,然后把它们一个一个的从石头上面揪下来。辣螺一般都是水煮或者爆炒。
辣螺
第十五种就是香螺,香螺和猫眼螺的外形特别的像。但是肉是缩到贝壳里面的,而且螺壳更加的扁,栖息的水域比猫眼螺更加深一些,我们赶海时捡到的香螺,体内的泥沙会特别多,一般都是会放水里养殖个2-3天吐干泥沙才能吃。
四、养殖蛏子和野生蛏子区别?
1、生长环境不同
养殖蛏子栖息浅海泥沙中,穿穴而居,要是放少量食盐在穴中,每自穴中跃出。野生蛏子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能够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
2、外形不同
养殖蛏子为为贝壳长,质薄脆,两片合抱成竹筒状。野生蛏子是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且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
五、有种长得像贝壳的海鲜是什么?
这可能是扇贝或贻贝。扇贝和贻贝都是常见的海产品,而且它们的外形很像贝壳。
扇贝是双壳类软体动物的一种,因其形状像扇子而得名,体色一般是白灰色或棕褐色,是一种比较高档的海鲜。
贻贝也是双壳类软体动物的一种,它的中央有很深的凹陷,外形像一个大肚脐,奶黄色的瓣肉味道鲜美,适合各种烹制方式,比如红烧、蒸、清蒸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野生环境中,扇贝和贻贝可能受到污染影响,所以在选购和食用时,需要注意食品安全和卫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