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缸如何除藻?
我们得先用缸刷,将玻璃表面的低等藻类刮干净,操作非常的简单,只需来回的划动缸刷就可以了。
低等藻被我们“残忍的刮落”,四处飘荡的样子,我的心里真是有一种莫名快感!
如果遇到比较顽固的藻类
咱们就用点力把它刮掉
玻璃表面的低等藻非常好清除,而活石上的低等藻就没那么容易了。
我们可以先用手将那些比较长、比较飘逸的低等藻揪下来。
那些实在顽固的低等藻我们可以用一把小刷子轻柔的在活石表面划动,将低等藻刮下来。但一定要记得宁可刷不下来,也不要太用力的刷活石。
有的玩家喜欢将活石从缸里捞出来,然后用刷子非常大力的将低等藻给刷下来,其实这样的做法在我个人看来,是非常不可取的。
因为将活石拿出水面,这无疑是一次短时间的脱水,同时你又非常用力的去清洁活石表面,虽然看着是干净了,但实际上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和菌群又被你残忍的伤害了。
所以抑制下你心中的洁癖,我们能将活石表面的低等藻清洁干净六七成就已经非常不错了,用力过度等于是翻了一次缸,爆藻的作用大打折扣。
那些残留在活石表面的低等藻类,我们可以通过吊类、假绵羊虾、西瓜刨等生物来啃食清理干净。
手感:活石上的低等藻滑溜溜的,很难连根拔起,即便是用上刷子也几乎很难刷干净的。
记得我一开始就让大家关闭造浪和水泵的吧,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让低等藻类不进入到底缸,全部沉在观赏缸的底部。我们这个时候只要拿根管子全部吸出来就可以了,真是太方便了。
这也是我们爆藻结束后第一次换水的好时机,换水量没有硬性要求,有人可能会换掉一半,有人换三分之一,也有人会换五分之一。
同样我们不可能将低等藻全部抽出来,那种零星散落的低等藻最后会被造浪吹起来,然后随着水流进入到我们底缸的物理过滤中,所以大家没必要太过担心。
记得主缸水清澈之后,及时清洁底缸的物理过滤哦(过滤袋、过滤棉等),不然低等藻烂在里面又会污染我们的水质。
我记得在之前化盐的视频节目中,就建议过大家,新调制好的海水不能直接往观赏缸中加,而是应该注入到底缸(最好下水格),然后经过蛋分格、藻缸格,最后通过上水泵送入到观赏缸中。
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样换水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新水对生物的冲击。
闭眼回忆下,之前换水的时候珊瑚是不是经常吐丝?收缩?萎靡?这就是珊瑚本能的应激表现,甚至有的玩家盐都没完全溶解,就急匆匆的加到观赏缸中,那些未溶解的盐粒会“烧死”珊瑚的。
尽可能不要翻动我们的活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温柔的清洁掉低等藻。真的不用太在意那些扎根活石上顽固的低等藻,因为根据我个人的经验,爆藻结束后我会暂时关闭观赏缸的照明,然后延长藻缸灯的照明时长,直到我购买回第一批生物后才会恢复正常的照明强度和时长。
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低等藻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我们关闭灯光可以限制低等藻的生长,而适当的延长藻缸灯的时长,可以让高等藻类多吸收营养盐,长得更加的茂盛。
二、海缸除藻虾推荐?
原生观赏虾中有很多可称为鱼缸底床清洁能手的,它们除了有美丽外表具有观赏价值之外,且还是缸里数一数二的除藻工具虾。需要注意的是它们怕热,因为它们是来自国内原生溪流野采回来,可能会存在不同流域的花纹及颜色有不同表现。
黑壳虾是非常温和的虾类,不会对鱼缸内的任何鱼类进行攻击,无需特地喂食,对温度要求不高(但是要避免高温),而且对抑制鱼缸内藻类的泛滥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黑壳虾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鱼缸清洁工。
三、海缸除藻螺到家怎么处理?
我们在平时使用水族箱饲养观赏鱼类观赏水草的过程中,常会因为光线充足,饵料丰富的原因,导致鱼缸内表面滋生大量的褐藻,需要除藻螺展开工作,除藻螺可以直接进缸吗,通常情况下是可以的。
需要注意的是,除藻螺进缸之前一定要区分品种把握数量,盲目的投放很容易造成除草螺爆缸,影响观赏效果,另外有些除草螺是携带寄生虫的,入缸之前也需要做好检疫工作。
四、海缸除藻螺哪种好?
1.鲍鱼螺
在水族箱里主要以啃食附着于缸壁上的藻类为食,由于食量非常大,因此可以轻松将附着在玻璃缸壁上的藻类清除干净,饲养时,建议定期换水以确保水质保持中性,避免笠螺因环境不适应生活动力弱、食欲低等状况
该螺初进缸时,务必将螺口朝下放置;因此螺吸附力极强,严禁强行扯离,否则极易导致肌肉撕裂死亡,入缸后建议尽量少作迁移。
2.斑马螺
斑马螺在适应性强,喜欢吃鱼缸壁上的绿斑藻。属于生命力较强的螺,在较差的水质环境里也能生存。斑马螺适合PH7.1~7.4的硬水,喜欢硬水,软水中容易溶壳,壳外美丽的条纹被溶蚀,会降低观赏价值。在22~24度水温时,最适宜斑马螺生长也最活跃。
五、海缸养除藻螺的利弊?
日常饲养观赏鱼的过程中长时间的饲养以后,鱼缸的内表面或者是水草的表面会滋生大量的水澡,使用工具多除导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高效方法,优点是清除藻类的效率很高,而且工具螺有一定的观赏性,缺点是工具螺容易大量繁殖。并且排泄量也不小。
六、锦鲤缸怎么除藻?
.
可以喂小螺,小螺会吃鱼缸里的藻类。不过建议这种螺稍微大一点。如果它太小,锦鲤可能会吃掉它。例如:田螺、苹果螺、清苔鼠、黄金清苔鼠、黑壳虾、大和藻虾。
2.
藻类在水族箱中生长主要是因为水族箱中有藻类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硝酸盐、氨氮、钾等。氨氮和硝酸盐主要由锦鲤鱼粪便在水中分解产生。需要硝化细菌将这些硝酸盐和氨氮分解成无害的物质
七、河豚缸怎么除藻?
河豚鱼是可以人工饲养的一种热带观赏鱼,河豚鱼缸长出水藻也是需要清理掉的,河豚缸怎么除藻,有两种比较好巧的办法。
第一种,是使用人工疏导的方式,用除藻刀到直接刮除,但相对来说比较费劲。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工具虾工具螺除藻,但需要注意的是放入工具虾工具螺的过程中,把河豚鱼先隔离开,防止被河豚吃掉。
八、荷花缸怎么除藻?
1 物理清除法:
简单的说就是拿刷子去刷,市面上卖的磁铁刷,鱼缸刷都很好用,同时换水,效果极佳。缺点是麻烦,角落等地方不易清除,缸子大的话更是大工程。
2 化学清除法:
使用除藻剂,效果普通,优点是对任何藻类都有效,且可有效清除附着在水草、沉木等不易清除地方的藻类。缺点是依据品质不同对鱼和生态平衡有一定程度的冲击。
3 生物清除法〔最佳方式〕:
使用除藻动物(如:笠螺,.白玉飞狐,琵琶鼠、黄金琵琶鼠,黑壳虾,大和藻虾)来控制藻类的数量,效果为三种中所花费时间较长,但最安全也最省力的方式。
九、除藻虾怎么养殖?
大和藻虾俗名叫珍珠虾,因为它身体上分布点点斑状。大和藻虾市场常见,价格较低,属于入门的虾类,适合新手养殖。
大和藻虾怎么养?
1、生长习性
大和藻虾是以清理水藻为主的工具虾,原产地为日本,成虾体长在5公分,多饲养在草缸中。饲养的时候水温要求控制在22-26℃,pH值6.5-7.2之间。
2.饲喂管理
大和藻虾可以进食藻类、浮游生物、饲料碎片、水草等,其食欲非常旺盛,一天会不停进食,要是食物不足,就会摄食水草的嫩叶或腐叶,因此在饲养时,可以投放一些饲料,维持它正常的生活状态。
3.繁殖
大和藻虾繁殖方式独特有趣,雄性将会在产卵的雌性上面集体排队受精,在自然界中幼虾脱壳后会随着水流到近海洋的盐水水域,因此淡水中频繁尝试一般都会失败。
大和藻虾和黑壳虾饲养对比
1.饲养难度
大和藻虾饲养门槛比较低,跟黑壳虾差不多,在水质相同情况下,大和藻虾进入鱼缸后死亡的几率大于黑壳虾,但养定之后,大和的皮实程度比黑壳好一点。
2.除藻效果
大和藻虾是出了名的除藻利器。虽然黑壳虾也还可以,但没有大和藻虾能吃。一般黑壳虾的体型在2cm左右,而大和藻虾的可以长到5cm以上。因此大体型的大和藻虾除藻效果比黑壳虾高得多。
3.饲养选择
黑壳虾适合比较小的鱼缸,或者躲避物超级多的鱼缸,这样不至于被其他鱼吃掉。大和藻虾适合中小型的鱼缸,它的体型在孔雀鱼、月光鱼或者斗鱼群体中一点都不吃亏。
大和藻虾现在已经将它定性为食藻虾了,人们饲养它不是用来观赏,主要是用来除藻的,因此要是鱼缸中水藻丰富的话,可以饲养一些来进行除藻,保证鱼缸水质健康。
十、海缸除藻十大生物排名?
1.鲍鱼螺
在水族箱里主要以啃食附着于缸壁上的藻类为食,由于食量非常大,因此可以轻松将附着在玻璃缸壁上的藻类清除干净,饲养时,建议定期换水以确保水质保持中性,避免笠螺因环境不适应生活动力弱、食欲低等状况
该螺初进缸时,务必将螺口朝下放置;因此螺吸附力极强,严禁强行扯离,否则极易导致肌肉撕裂死亡,入缸后建议尽量少作迁移。
2.斑马螺
斑马螺在适应性强,喜欢吃鱼缸壁上的绿斑藻。属于生命力较强的螺,在较差的水质环境里也能生存。斑马螺适合PH7.1~7.4的硬水,喜欢硬水,软水中容易溶壳,壳外美丽的条纹被溶蚀,会降低观赏价值。在22~24度水温时,最适宜斑马螺生长也最活跃。
3.洋葱螺
习性同斑马螺一般,也是鱼缸里比较受欢迎的螺。
4.黑金刚螺
性情温和,容易饲养,喜食缸壁上的绿藻,且除藻能力超强,是草缸去除缸壁绿藻的最佳选择。
黑金刚螺吸附力极强,误强行扯离,否则可能会导致肌肉撕裂死亡,入缸后建议尽量少作迁移。一般白天会钻进水草底砂或水草泥里,夜间出来活动觅食,所以刚种植的草缸不宜过早放置此螺,特别是种植有迷你矮珍珠等根系较浅的前景水草时,应等水草扎根后放入此螺,防止螺钻入底泥时翻动水草,使水草难以扎根,影响水草成活率。
5.苹果螺
苹果螺可以处理缸壁上的苔藻,但非常有限。苹果螺适应能力较强,繁殖速度惊人,在草缸中,我们不建议依赖苹果螺进行藻类的防治。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